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受害人应当携带相关线索前往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当群众遭遇不法侵害时,或者发现犯罪线索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报案时,带上你的身份证、及相关线索材料。 对于群众上门报案的,在一般情况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派出所办理报案应该进行以下程序: 1、应携带居民身份证,及与所报案件相关的资料和证据,去派出所向民警说明案件情况; 2、填写报案申请书,并进行笔录,民警查明案件情况之后,如果达到可以立案的标准,将会给予报案人反馈,并进行立案。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如果发现犯罪事实,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举报,如果查明情况属实,那么将立即立案。
这是派出所的立案程序: (一)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应当立即接受。 询问案件的有关情况,制作询问笔录。同时填写公安部统一制发的《报警登记表》一式三联,第一联存档备查,第二联移交给案件管辖部门,第三联交报案、控告、举报人收执,回执中须填明受案单位名称、电话号码及接警电话号码。 对于报案、控告、举报人在现场的,处警民警应在现场填写《报警登记表》并将第三联交给当事人,当事人不在现场的,接警单位应在3日内将第三联交给当事人收执。 (二)对于接受的案件,应迅速进行审查。 (三)对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本辖区的案件,应当在24小时内,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本辖区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案件,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 (四)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受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接受单位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五)对于不够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理的,依法处理。 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的《不予立案通知书》后7日内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10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 (六)公安机关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到派出所立案的步骤:1、必须先有人报案(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等旁人)。 2、只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侦查,民事纠纷,治安案件一般都只是留个案底。 3、不予收费,公安机关处理事情是不收费的。 4、当案件侦查,审理完毕,或者案件不需要继续侦查审理等其他情况,公安机关将予以撤销立案。 《刑法》中规定的大部分犯罪都是先有派出所立案进行侦查的,当然也有少部分是由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部门来立案侦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62人已浏览
272人已浏览
23,283人已浏览
2,9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