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根据本条规定,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的...
下列人不能取保候审: 1、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嫌疑人和其他犯罪性质恶劣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2、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有下列情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则应作出禁止性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得取保候审: (1)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刑罚的; (2)累犯、惯犯或同类前科的重犯; (3)流窜作案的; (4)曾被取保候审而有逃避或其他妨碍刑事诉讼行为的; (5)可能对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或财产进行侵害的; (6)可能逃跑、自杀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的; (7)一人犯有数罪的; (8)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 (9)其他有碍侦查、起诉、审判情况的。虽然申请取保候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之一,但是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司法机关手中。想要取保候审申请获得准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就必须了解清楚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准予取保候审的关键是什么。
1、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2、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上述两种人是不能申请取保候审的,这是由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
不能取保候审的人分为两种: 一是这个犯罪嫌疑人涉嫌做出过对社会的安全影响很严重的行为,以及其他做出恶劣行径、影响范围很大的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比如说这个某人带着易燃易爆危险品冲入地铁站,这就是有严重威胁社会治安的情况,比较危险,不能取保候审。 二是这个人多次犯罪,或者他是某个犯罪集团的主犯,也就是所谓犯罪团伙的头目,或者是用自伤、自残等方法逃避公安机关侦查的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做出其他严重犯罪行为的嫌疑人,都不能取保候审。这个的范围就比较大了,基本上来说,不能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做出了对社会危险性较大的举动的。 但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患有严重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是孕妇或者有需要自己哺乳的妇女,在确保取保候审期间不会对社会做出报复行为的,则可能允许取保候审。又或者是该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已经快结束了,但是案件还未办理结束,需要继续接受公安机关侦查的,也可能允许取保候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6人已浏览
266人已浏览
704人已浏览
3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