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
1、提案 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通过的,最后通过的修正案是2004年。(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后两句:“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次宪法修改主要内容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 拓展资料: 1、这次修改宪法是我国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的第四次修宪,回顾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如果说1954年颁布的新宪法则是总结历史、顺应时代; 2、而1982年修宪使私营经济脱颖而出,1993年修宪描绘了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从我国近年来的历次修宪中可以总结出两条规律: 一是每次修宪都是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成熟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升华;二是每次修宪都是根据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提出来的重要理论和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起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02人已浏览
119,370人已浏览
1,570人已浏览
4,9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