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2020年离婚冷静期还没有实施,离婚冷静期是在《民法典》中规定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规定了夫妻离婚有30天的...
哺乳假国家规定:最新哺乳假法律规定2018年是什么样子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九条规定: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保胎假工资:假期工资按病假发放,但医院需要发行相应的证明书。2、产前15天假期工资:工资按每月实际工资的8成支付。3、产后休假补贴:领取生育补贴,生育补贴是国家补贴,实际领取的生育补贴与产假补贴不同。当然两者也不能同时享有。4、哺乳假工资:6个半月按工资的8成支付,如果有延长,按实际工资的7成支付。
产假是指女职工生育子女时所享受的特殊假期,假期为90天,其中产前15天。符合晚育年龄的夫妻,女方可享受产假一百二十天(含法定产假九十天),男方可享受护理假十五天。难产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怀孕三个月以内流产的,根据医疗单位证明,给予20—30天的产假;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流产的,产假42天,七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90天。 上述休假期间视作出勤,不影响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产假由90天增至 14周,生育流产医疗费用由单位支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244人已浏览
1,0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