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如下:1、指引民事立法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对立法的影响源于民法基本原则作为民法根本指导思想的特征。它是民法精神的集中体现,...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一)指导功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突出表现在它的指导性。学者在论述民法基本原则时,强调它是指导原理、指导原则、指导方针。民法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2)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4)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 (5)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权保障更加重视。由此可见,平等原则是宪法基本原则之一,在我国,任何公民的都平等的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法律也平等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当然,公民有违法行为,不管职位多高,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就是宪法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另外,宪法里面还有人民主权、民主集中制等原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62人已浏览
2,576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1,4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