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欺诈消费者是需要看涉案金额,如果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的话是会判刑的,没有则是属于普通的治安案件。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
欺诈消费者是需要看涉案金额,如果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的话是会判刑的,没有则是属于普通的治安案件。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中有诈骗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可以适用。《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已经构成欺诈。构成欺诈,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须有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二是欺诈人须有欺诈的故意;三是须消费者因相对人的欺诈而陷于错误;四是须消费者因陷于错误而做出购买的表示。因此,经营者利用他人假扮消费者,通过告知虚假信息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诱导也构成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此外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明文规定了13种行为为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其中包括“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诈性的销售诱导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因此,消费者因受“托儿”的诱导购买商品受到损失的,可依此要求经营者赔偿。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还应要求商家及时开具发票或收据,并妥善保管。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的书面材料等各种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价格的三倍;增加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5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341人已浏览
5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