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从劳动仲裁立案到开庭最迟为25天。仲裁申请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开庭日期和地点。当事人有正...
1、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七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一个月开庭。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需要30天左右。具体案件和案件实际情况需要的时间如下:法院立案后5天内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复印件,被告收到起诉状复印件后15天内提交答辩状,法院收到答辩状后5天内向原告发送答辩状复印件。
首先,起诉立案后,一般需要1-7日将案件从立案庭转到业务庭,但是这个时间不是绝对的。然后,业务庭法官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根据自己的开庭安排来排开庭时间。但是审理期限是受到3-6个月的法律限制的。总的来说,法院立案后,需要分案、排期,再有举证期限,开庭。正常情况下,一般立案后一个半月左右开庭,但如果法院比较忙,可能排期就要等一个半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总体看来,立案后多久才能开庭,主要根据受理法院的案件量多少来定,但都是在合法的审限之内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7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3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