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依据我国《》第七十二条的相关规定,“监视居住”对这样一些适用,他们符合“”的条件,但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暂时不能逮捕。这些情形包括:(一)患有...
监事居住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一般来说,以下犯罪嫌疑人可能适用监视居住措施: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的规定是: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地方,不得会见他人或者沟通;传递信息时及时到达案件;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护照、身份证、驾驶证等出入境证件应当交执行机关保存。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监视居住分别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最长时间不超过6个月。 监视居住分别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办案部门应当制作《呈请监视居住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呈请监视居住报告书》内容包括:简要案情及立案情况,拟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涉嫌犯罪的情况,拟监视居住的理由,拟监视居住的地点,决定监视居住的法律依据等。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监视居住的,办案部门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和《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0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