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协议离婚中双方要对孩子探视权的行使方式、频率等问题进行协商约定。因为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
签订离婚协议书后,因子女探视权引起纠纷的吗,可以向法院起诉。法律明确规定,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需要明确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当事人对孩子探视的具体时间、节奏和方式,力争不因为离婚而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尽量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约定探视时间等。当然我们建议尽量让孩子和父母双方都能多接触一些,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
已经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协议即生效。离婚协议无需公证。你自己签字之前就应该考虑清楚。觉得不妥就不要签。 你可以就探视权单独提起诉讼或者请求变更抚养权。
“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依法享有的探视子女的权利。世界上很多国家民法中都有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我国2001年4月28日修改并颁布实施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视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方探视子女,若危及子女身心健康的,经人民法院判决可以终止探视权。”探视具有交流、沟通意义和人情味。离婚后,不与子女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看望子女,子女也有与不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交流的渴望。通过探视权的行使,子女与探视的父亲或母亲之间能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使子女获得平时单亲抚养下所缺少的另一方的关爱,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使前去探视的一方增加与不由其直接抚养的子女之间的感情,形成对子女未来发展的关心,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因此探视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的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5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