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 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
一、法定量刑情节 1、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2、可以免除处罚的情节: 犯罪较轻且自首的。 3、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那你可以以子女名义起诉母亲要求支付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3条第1款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诬告陷害犯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分的行为。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也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且向司法机关或有关机关告发。构成本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捏造的事实必须是他人的犯罪事实,如果捏造的事实不是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则不构成本罪。 (2)不仅捏造了他人的犯罪事实,而且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进行了告发; (3)诬告陷害的行为必须是明确的对象; (4)诬告陷害情节严重的,这里所规定的"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诬陷手段恶劣,或者社会影响恶劣等。只要诬告陷害的行为符合以上条件,不论被诬陷人是否受到刑事处罚,都不影响本罪成立。 3、主体是一般客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至于出于什么动机,不影响定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1、对有期徒刑罪犯(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减刑,由罪犯所在监区(分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呈报名单在罪犯中公示,经监狱主管部门审核,监狱长批准后,由监狱提出书面建议,提请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 2、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所在监狱提由书面建议,报请省(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请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 3、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减刑的结果应当在罪犯中公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334人已浏览
735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