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单独检验:确定检验材料和样品的类型特征,找出细节特征和其他特征。注意检查细节,正确区分现场指纹的乳突线是黑线还是白线。 (2)比较检验...
(1)分别检验:确定检材和样本的类型特征,寻找细节特征和其他特征。注意检验细节特征是要正确区分现场指纹的乳突线是黑线还是白线。 (2)比较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分别检验:确定检材和样本的类型特征,寻找细节特征和其他特征。注意检验细节特征是要正确区分现场指纹的乳突线是黑线还是白线。 (2)比较检验 1、一般特征:如果指纹类型不同,即无须对该指纹作进一步检验。 2、细节特征:如果指纹类型相同,还必须对纹线细节特征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一般是特征对照法。 3、将检材指纹和样本指纹用拍照方法或电脑扫描方法取得同倍放大的指纹 4、在两者相同部位找出几个明显可靠的特征作为几点,逐渐向周围扩展,观察是否有相互符合或差异的特征 5、对每个特征,必须从形态、大小、方向、角度,以及与其他特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仔细比较,对相互符合或互有差异的特征应当按顺时针方向分别一一编号 (3)初步检验结果 1、指纹类型相同,细节特征也相同,没有什么实质性差异——认定同一 2、指纹类型相同,但细节特征明显不相同——否定统一 3、指纹类型相同,细节特征也有不少相同,但同时又有明显差异——对差异点进行评断 (4)差异点的评断 1、本质差异:不可能用客观原因加以解释,可以否定同一 2、非本质差异:不影响认定同一,但必须作出科学的解释 3、手指作用力特殊 4、指纹所在表面特殊 5、指头上所附物质特殊 6、作案后手指皮肤发生变化形成新特征 7、现场指纹经过显现处理形成了假特征 8、必要时可以模拟现场指纹形成的条件,进行实验 (5)符合点的评断:不仅和特征数量有关,而且和特征的质量有关。 必须具有唯一性,即不可能在任何其他人指纹上出现。一般来说,八个特征符合点是必要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鉴定结果直接决定工伤赔偿结果,工伤鉴定流程如下: 1、提出工伤鉴定申请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时间),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提交工伤鉴定材料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2)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3)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提供资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鉴定,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4、专家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视伤情程度从医疗卫生组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工伤鉴定流程是这样的:先去单位所在地区的社保局申请做工伤认定。拿到工伤认定结论,再去社保局申请做劳动能力及伤残等级鉴定,依据评定出的伤残等级获取相应补偿。 (自受伤之日起一个月内,单位有义务去帮员工申请。未申请,员工可自己去或者让亲属、律师帮助申请。自发生工伤之日到医疗终结之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137.51O1.7258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45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