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首先,根据《人身损害解释》的规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对方是否有驾驶证?一般您可主张免责,如果交警或受害责要求您赔偿的,您可及时通过法律途径委托律师帮助您主张权利,减免本方责任。现在对方还没有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后,应该及时救治伤员。但是近几年来,时有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及时救治伤员,而是将伤员载到异地丢弃,造成伤员死亡的案例。本文就梳理出交通肇事后遗弃伤员会被作何处罚,现将整理作如下说明: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3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第2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是指: (一)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是指: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而行驶的。其中,第2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属于交通肇事的后果极其严重,因此只要行为人逃逸则不管其是否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都推定其负有重大过错而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不属于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况,但行为人在主观上有重大过错且对事故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因此也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根据《解释》第5条的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根据《解释》第4条的规定,“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对于这三种情况,社会危害性极大,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法律规定了3- 7年有期徒刑这一较重的法定刑。交通事故中,谁有责任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及法规规定了的,但是如果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丢弃伤员,造成更大的损失,必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先要看刑事法意义上的事故责任认定。 第一时间委托专做刑事辩护业务的刑事辩护律师处理。刑事辩护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以刑事证据审查、判断与运用为核心的具体工作的逐步展开过程。
首先,是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本案涉嫌故意伤害罪,法律规定,导致轻伤的,量刑区间在三年以下或管制或拘役;导致重伤的,量刑起点为3到10年有期徒刑;若导致六级以上伤残,量刑起点在10年以上。 其次,是追究肇事者的民事责任。可以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住宿费、后续治疗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残疾赔偿金、抚养费等。具体伤残等级以鉴定为准。同时,还要区分户口问题,城镇户口(在城镇居住满一年以上即可参照城镇户口计算)和农村户口,赔偿标准也是大不相同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8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464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