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毒品的数量是认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重要情节,但由于案件本身存在许多复杂情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其他情节,包括行为人动机、目的、来源、次数及犯罪后...
首先得看这个未成年人的年龄具体是多少岁。 如果不满14周岁,则不负刑事责任,不判刑; 如果年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则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很高兴为您服务,贩毒罪是根据毒品的品种和数量来定罪量刑的。贩卖毒品,论数量多少,50克以上是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死刑,未成年犯罪人是指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犯罪人。未成年人因其心理、身体发育尚不成熟,可塑性强,易受环境影响。所以,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死缓,没收财产,和剥夺政治权利。但是重大的犯罪行为适用,罚金,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一般地说,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单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对接近14周岁的人(12、13岁)由政府收容教养。具体建议赶紧聘请律师会见,根据案情不同,量刑情况也不一样
1、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有贩毒行为,且毒品种类为冰毒的,最高可以判处其死刑,数量较小的,可以判处其十五年有期徒刑。 2、《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处罚原则。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第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第二,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来,这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第三,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这与犯罪中止相区别。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3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740人已浏览
1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