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律师申请取保候审有三种方式,不同方式有不同手续和程序。第一,在拘留期间向公安机关提交等待审查申请书。二是在逮捕决定书下达前向检察院递交《不予...
一、《民事诉讼法》对诉讼保全的法律规定: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行为和其他原因,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当事人的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证据有灭失的可能。如证人因衰老、疾病有死亡的可能,将来作为证据的物品容易腐坏、变质等。 2、证据将来有难以取得的可能。例如,证人将要出国。虽然难以取得不等于无法取得,但会影响案件的及时处理,甚至影响办案的质量,因此应当及时保全。 3、证据的保全应在开庭前进行。“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因此,证据保全也应在开庭前完成。如果是属于在庭审期间新发现的证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供或由人民法院收集,没有必要进行证据保全。
申请财产保全的程序如下:1。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利害关系人应当在起诉前向被诉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裁定保全的,申请人在30日内不起诉的,解除裁定保全。诉讼财产保全可以在起诉的同时或起诉后申请。二、申请人提供明确的线索。3、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请求驳回。4、当事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法院应当在接受申请后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一旦作出,就会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上诉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裁定。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申请人财产保全后提起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 2、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可能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 3、由利害关系人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 4、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申请人如不提供担保,人民法院驳回申请人在起诉前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44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7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