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由法院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当事人交纳诉讼费后,法院将予以立案。...
交通事故诉讼所需的材料包括: 1. 民事起诉状,人民法院和每位被告各一份; 2. 交通事故证据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 医疗机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发生轻微事故后,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1. 拍摄现场照片并移动车辆。拍照可以作为快速处理的重要证据,将车辆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停放,然后打开双闪并在适当距离设置安全警告装置。 2. 联系交警和保险公司。拨打110报警电话和保险公司的理赔电话。 3. 前往交警快速处理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双方需到附近的快速处理中心提交保险单、驾驶证和行驶证,并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 4. 维修车辆后提交材料向保险公司索赔。资料齐全后,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有些修理厂是保险公司的定点维修厂,可以代理办理索赔事宜。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保险公司应在收到被保险人提供的证明和资料后5日内,对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作出核定,并将结果通知被保险人。若不属于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应书面说明理由。若属于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保险金的协议后10日内,赔偿保险金。
1、交通部门进行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在复核记录无误后,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为了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2、交通部门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3、交通部门进行赔偿调解。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向人民法院起诉。委托律师或者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在事故发生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各方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由法院依法判决。
发生交通事故交警如何处理,当事人可以事后报警,交警应作如下处理:1、按现场报警进行记录;2、3日内核查是否存在交通事故;3、经核查确发生事故的,应当在报警后3日内受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人已浏览
63人已浏览
31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