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遵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简记从、减、免)。显然,预备犯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由于预备...
杀人前买菜刀是犯罪预备,杀人前买菜刀是为了故意杀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条件,这一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杀人前买菜刀是犯罪预备,杀人前买菜刀是为了故意杀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条件,这一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行为人买了菜刀之后没有进入犯罪现场或者中途放弃杀人的,属于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故意杀人预备是指为了杀人资金积累工具创造条件;而故意杀人犯罪预备形态是指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上述形态。两者是同一个意思。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新《刑法》,只有“杀人动机”是不构成犯罪,如果只有杀人动机就构成犯罪,那就是旧社会的“思想犯”了。 根据《刑法》,与“犯罪既遂”相比,这么几种形式还是构成犯罪的: 1、犯罪预备(已经着手准备犯罪,但还没有进行犯罪活动,如购买凶器、踩点等) 2、犯罪未遂(已经进入犯罪现场进行犯罪,但是因为本人的原因或者外界的影响,导致其追求的犯罪结果不能发生,比如一个小孩想杀死一个大人,但是打不过打人,导致犯罪未遂;又如,甲想毒死乙,就到购买了老鼠药放到乙的水井里,谁知道买的老鼠药是假药,没有毒性) 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阻止犯罪结果发生。如某人为报复他人想放火烧他人的房子,正准备点火,却发现房子里面有个小孩在哭,于是动了恻隐之心,停止犯罪) 按照你的陈述,你的朋友可能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未遂阶段被抓。 相关法律《刑法》 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