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同时,一个人一旦被判处死缓之后,对...
缓期执行就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分为两种:一种是缓刑,即判处一定的刑期且规定一定时间的考验期,考验期是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考验期内如果没有违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即被判处死缓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对于死刑什么情况下可以判处缓期二年执行,法律没有规定,从司法实践来看,一般应具备以下情节: 1、民愤不是极大的; 2、犯罪分子投案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3、共同犯罪中有多名主犯,其中首要分子或者罪行最为严重的罪犯已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其他主犯不具有最严重罪行的; 4、犯罪分子智力发育不全,属于有限责任能力的; 5、由于被害人的明显过错,引起罪犯一时激愤而杀人的; 6、犯罪分子出于义愤而杀人的; 7、其他特殊应当留有余地情形的。
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三年暂缓刑罚的意思。即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但在三年(缓刑考验期)不用执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若改造好,则原判的三年有期徒刑刑罚不再执行;若再犯罪撤销缓刑,则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若改造不好则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616人已浏览
252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