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也即为聋哑人犯罪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院在量刑时将结合事实、情节以及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
聋哑人违法犯罪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 2、因报复行凶的违法犯罪; 3、为满足生理欲望的性违法犯罪; 4、...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法律没有单独对聋哑人离婚作出规定,所以和普通人离婚程序一样。先进行协商,可以协议离婚的就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不能的话就只能诉讼离婚了。
构成抢劫罪。但是作为聋哑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相信在此过程中,作为聋哑人他应是起次要作用的,应为从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是初犯也可以争取从轻。现行法院受理的聋哑人作案的案件比较多,具有流窜跨地区作案、犯罪呈现低龄化、作案团伙化、专业化、组织化、而且重新犯罪率高等特点,这也是法院量刑所考虑的。
聋哑人犯罪怎么处罚:由于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影响,并不必然从宽处罚。对于犯罪行为与其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有直接联系的,如过失犯罪、被告人因目盲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实施的、诈骗、侵占等财产性犯罪、在生活中受到歧视等刺激时因冲动发生伤害的案件,考虑到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被告人特别的生理、心理状况,可依法比照正常人犯罪酌予从宽处罚。但是在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实施的与盲人身份无直接关系的犯罪中,特别是在共同犯罪或者有组织犯罪中,这类被告人甚至可能成为犯罪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此情况下,被告人虽具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身份,但不能作为对其从宽处罚的理由。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主要是考虑到盲、聋、哑人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均低于常人,不指定辩护人则难以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考虑到实践中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情形的复杂性,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做出了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灵活性规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5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721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