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可能进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最长是15天,如果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0条规定,知道是犯罪者,为其提供隐藏的地方、财产,帮助逃跑或伪证包皮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的情况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犯了定金罪,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论处。这条规定的罪名是隐瞒罪,包庇罪。
一般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都将多次列为其中一种情形,例如多次随意殴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情节恶劣,当然目前为止没有没有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将多次作为情节严重,这个只要靠司法人员自己掌握。你也可以搜集其诽谤的范围这些证据,例如在大范围内传播的,严重影响你的名誉等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 1.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诽谤罪的犯罪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62人已浏览
375人已浏览
636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