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要视具体的伤残等级以及实际支出等情况为准。建议你先请认定工伤,工伤认定后可以进行伤残鉴定,要求公司按照工伤待遇支付你相应赔偿,包括医疗费、伤...
如果用人单位给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用人单位主要承担: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需要根据其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通常来说,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包括:1、医疗费:在公费医疗范围内,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5、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20年。 6、残疾用品费: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凭医院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 8、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10年。对不满16周岁的,年龄每小1岁减少1年;对7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最低均不少于5年。 9、被抚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为限,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居民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人抚养到16周岁。对无劳动能力的人抚养20年。 10、交通费:按照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11、住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1、工作医疗待遇(1)员工(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中受伤的医疗,包括旧伤复发医疗,必要的诊察费、诊疗费、药费、住院费和医疗旅费,都由单位行政负担。住院期间按规定标准支出的伙食费,由本人承担1/3,单位承担2/3。医疗时间到医疗结束为止。(2)企业员工因工伤一般在本部门诊所、员工医院或指定医院无法治疗的情况下,所属部门的行政必须转送其他医院或地方治疗。员工在国外接受治疗,仍享受免费医疗待遇,就诊旅费由公司清算。由于医院床位的限制,如果不能立即住院,所需的住宿费用可以根据公务出差标准由公司清算。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这笔费用,可按企业规定由公司清算。(3)职工患职业病由当地职业病防治单位或卫生部门指定的医疗单位治疗诊断和定期复查,如需转院就诊,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复查所需费用,均由单位清算。(4)员工因工伤停止医疗期间,按原标准工资支付,直到医疗结束。2、残疾待遇(1)企业员工因工伤医疗结束后,经劳动鉴定委员会评估残疾,根据失去劳动力的程度享受不同的残疾待遇:完全失去劳动力的,按现行方法实行退休制度。其中,全部残疾,饮食起居不需要人帮助的,每月支付本人标准工资的80%的全部残疾,饮食起居需要人帮助的,每月支付本人标准工资的90%,支付一定的护理费。护理费的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2)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原单位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原标准工资降低时,发给因工残废补助金。其中降低11~20%者补助10%;降低21~0%者补助 20%;降低 30%以上者补助 30%。在后来实际执行中,一般不降低工资,如果工伤职工调做轻便工作后未降低原来工资的,不再发给因工残废补助金。因工残废补助金不能由于本人技术提高,工资晋级而冲减,调动工作后,调入单位应作为工资的组成部分继续发给。企业因工人受伤的员工因犯罪被解雇后,原伤未愈或旧伤复发的,原公司应给予治疗,治疗期间本人生活困难的,可适当补助。
企业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工伤科申报工伤认定,如企业在一个月内未向劳动局工伤科申报工伤认定,员工或家属可以在一年内向劳动局工伤科申报工伤认定,工伤认定认定后治疗得差不多时向劳动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根据伤残鉴定的伤残等级工伤赔偿。企业未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工伤科申报工伤认定的则员工或家属在一年内向劳动局工伤科申报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前的医疗费由企业承担。企业为未为员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医疗费等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8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412人已浏览
3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