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分为法定监护、指定监护、遗嘱监护、委托监护这几种。 2、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
监护人一般有这几种: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遗嘱中指定者,称指定监护人;由法律规定的一定范围的亲属依一定顺序充任者,称法定监护人;由监护机关或法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总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分为3种: ①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遗嘱中指定者,称指定监护人。 ②由法律规定的一定范围的亲属依一定顺序充任者,称法定监护人。 ③由监护机关或法院选定者,称选定监护人。
临时监护人是指通过委托监护合同而设立的监护人。我国只规定了对精神病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临时监护,未规定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临时监护,且临时监护人只承担部分监护责任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都有可能担任被监护人的临时监护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6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