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认定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 第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开展各项工作所需的良...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构成: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一般来说,具备聚集人数特别众多、持续时间较长的;手段严重的,如有打砸抢行为的;造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对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构成条件这个问题有一点补充 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但并非一切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人均构成本罪,构成本罪的只能是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所谓首要分子,即在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谓其他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一般参加者,只能追究其行政责任,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行为人往往企图通过冲击活动,制造事端,给国家机关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无理要求或者借机发泄不满情绪。由于本罪是聚众性犯罪,因而进行冲击活动必须基于众多行为人的共同故意,但不要求行为人间的故意联系十分紧密,只要行为人明确自己是在实施冲击国家机关的行为即可。
罪与非罪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看情节是否严重。尚未达到严重程度的,不应作为犯罪论处,构成犯罪的,也只限于追究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的责任。对一般参加者,可酌情予以批评教育或适当的违纪、违法处理。 二、本罪与群众闹事的界限。对于因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处理不当,或者工作上的失误,以致引起群众闹事的,主要靠改进工作和说服教育,不能动辄以犯罪论处。但对于借群众闹事之机,煽动群众,提出无理要求,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符合第290条规定的,应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依法追究刑责任。 此罪与彼罪 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两者的区别是: (1)侵犯对象不同。本罪以国家机关为侵犯对象;后者以个别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为侵害对象。 (2)犯罪方法不同。本罪可以采用暴力、威胁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非暴力非威胁的方法如起哄闹事;后者一般只限于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 (3)犯罪形式不同。本罪要求聚众形式;后者不要求具备聚众形式。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惩罚: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是指组织、策划、指挥或者积极参加聚众强行侵入国家机关的活动,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6人已浏览
107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