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免予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但因犯罪情节轻微,而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免于刑事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通俗地...
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免除刑事处罚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犯罪事实但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二)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三)经特赦免处罚的;(四)依照刑法处理的犯罪,没有没有告诉或者撤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二是有犯罪事实,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因特殊原因可以免除处罚。刑法主要体现在对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还规定,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的、犯罪准备、中止、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迫从犯、自首或者立功的被告、嫌疑人也应当免除处罚或者可以免除处罚。此外,《刑法》第十条【对外国刑事判决的负面承认】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可依照本法追究,但在外国受到刑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除上述条款外,《刑法》中的一些具体罪名在量刑中也有免除处罚的规定,如行贿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这需要在案件中进行具体分析。
免于刑事处罚,是刑法认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行为人的行为还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序,只是被认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不能认为是犯罪;情节轻微是受刑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只是情节轻微,对社会的危害不大,但其行为已超越违法的程序,这种犯罪行为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免予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但因犯罪情节轻微,而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免于刑事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通俗地说就是有犯罪前科。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免予刑事处罚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犯罪情节轻微,二是不需要判处刑罚。只有当两个条件同时符合时,才能适用免予刑事处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2人已浏览
568人已浏览
428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