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执行异议需要区分不同情况。 执行异议的含义是指案件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怎么立案要看具体的情况: 对于案外人认为执行行为...
案外人执行异议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人民法院在执行的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收到书面异议之后,应当在十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执行异议的含义是指案件外人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目标提出书面异议。如何立案取决于具体情况:对于外人认为执行行为违法,对执行目标提出异议,法院不再区分执行行为和执行目标,而是由执行法院统一审查,不仅审查执行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还审查执行目标的异议,但在制定裁决时,应当说明执行行为是否违法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外人不接受执行目标的异议的决定的,不得申请复议,但应当另行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执行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驳回裁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不接受裁定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如果被执行人提出执行异议,这时候法院在审查之后做出是否需要审理的决定。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4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8次会议通过)》 第二条执行异议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或者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三日内通知异议人和相关当事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 执行异议申请材料不齐备的,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告知异议人在三日内补足,逾期未补足的,不予受理。 异议人对不予受理或者驳回申请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裁定撤销原裁定,指令执行法院立案或者对执行异议进行审查。 第四条执行案件被指定执行、提级执行、委托执行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原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由提出异议时负责该案件执行的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受指定或者受委托的人民法院是原执行法院的下级人民法院的,仍由原执行法院审查处理。
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应提交书面形式执行异议申请书,同时应当符合下列主要条件:(1)提出执行异议的时间应当是在执行过程中,即执行程序开始后至执行结束时。(2)有权提出执行异议的主体只限于案外人。案外人是指执行案件当事人以外的因执行行为而认为自己权利受到侵害的第三人。(3)异议的理由应是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拥有所有权或者其他能排除执行其他物权(如质押权、抵押权、留置权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79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249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