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肇事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重新考取驾驶证。 交通肇事后逃逸,构成犯罪的,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违反...
肇事逃逸致人重伤是否需要坐牢,要根据你所承担的事故责任来分析: 1、如果你是负事故全责或主要责任的,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侦察机关认为应逮捕关押的,应在3日内报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特殊情况不超过7日,结伙作案、流窜作案等重大犯罪嫌疑人,可延长至30日,检察院应在7日内做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拘留后至逮捕最长期限37天。 追问 容留一般是多久下逮捕呢? 追答 最长37天,要找律师介入,如果有取保候审可能的要争取。
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 第三,已经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否则,认定当事人离开事故现场就是逃逸难免过于严格,同时于法无据,于情不合。在上述案例二中何某的行为很明显是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应该认定其有逃逸情节,而在案例一中的古某虽然有离开现场的情节,但其主观目的不是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到交警部门投案自首,所以不能认定为其逃逸;在案例三中,对于李某的行为也不能认定为逃逸,虽然其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但其不是从交通事故现场离开的。 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情况 一是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其主观上也就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 ;二是特种车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为履行法律职责,发生了交通事故后,驾车离开现场的。但是如果是执行完任务后又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就应该认定为逃逸,原因是其法定任务已经履行完毕,其肇事后离开没有法律依据。 三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原因是其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其逃逸情节也就无从谈起。 四是当事人在正要离开现场时被抓住的,不应认定为逃逸,原因是其没有离开现场。 五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的规定,共犯也可以认定有逃逸情节。
单位行贿300万构成“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一般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70人已浏览
421人已浏览
862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