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条件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
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管是否逃逸,只要书写了《谅解书》就是对整个事件的谅解 1、谅解书很重要,对量刑很有帮助。 2、主要内容就是表示,对某某人肇事的行为,表示谅解,并且不追究刑事责任。
第 一、当事人造成事故且已经知道事故的发生; 第 二、主观上为了逃避法律责任; 第 三、确已离开事故现场。 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 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针对交通事故签订的额外赔偿协议书需要满足的生效条件是,签协议书的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赔偿协议书中的条款是真实的意思表示,相关约定符合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对于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双方是可以自行协商处理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8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