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抵押担保期限的法律规定如下: 1、由保证人与债权人协商约定确定保证期间,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 2、...
我国法律规定的担保种类有五种: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担保法》第二条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有找人做担保,是有担保期限的。担保合同中一般也会对担保人的担保期限作出相关的约定,这时的担保期限以当事人的约定为准,没有约定的,担保期限一般是六个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在抵押合同里常常约定抵押期限条款,一般是“自抵押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全部被担保债务清偿完毕之日止”。在到当地房地局办理他项时,往往要求在抵押合同中将抵押期限明确为生效之日起的一年以内,并每年办理一次他项证。关于抵押期限的法律规定的详细解释。 1、抵押期限就是抵押物被抵押的时间段; 2、超过时限,抵押物的抵押优先权丧失; 3、与保证有相同之处。
抵押物有担保期限。 根据法律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据此,抵押权有行权期限,即抵押物有担保期限。 抵押物是指债务人(抵押人)为担保某项义务的履行而移转给债权人(抵押权人)的担保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6人已浏览
424人已浏览
517人已浏览
2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