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打车软件不正当竞争的相关内容是怎么

2022-08-08
打车应用现状及其对市场的危害 打车应用是基于地理位置的O2O(线上到线下)互联网服务软件,主要面向日常乘客打 车和出租车司机提供服务。打车应用软件从2012年发展至今,普及速度非常迅速,确实给司机和乘客带来了方便,降低了司机空驶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打车难的现状。以快的打车软件为例,其第一版应用于2012年6月15日正式推出,其后8个月时间注册用户就超过10万人,而新浪在2014年年初所作的关于打车软件的调查显示,53.9%用过打车软件的网民中,41.9%常用快的打车,31.9%常用嘀嘀打车。 进入2014年,以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为代表的打车应用竞争更进一步,补贴大战进入白热化。而在这变相价格补贴战中,危害也渐渐显露。 首先,以巨额补贴形式的烧钱大战推高了行业进入门槛,缺少资金的企业难以涉足该市场,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行业垄断。 其次,在抢占手机端的战役中,两大软件企业也相互抹黑、诋毁,甚至侵犯对手软件著作权。2013年年底,据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区多处出租车司机表示,嘀嘀打车司机端升级为1.1.21版本后,其余的打车软件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故障,不能正常接到订单,同时手机的电量消耗特别快,音量也会被锁定。 二、打车软件“烧钱大战”的理性分析 2013年末,继嘀嘀打车宣布再砸2亿元补贴之后,快的打车宣布再投5亿元用于奖励。滴滴打车软件背后企业是互联网企业巨头腾讯,快的打车背后则为互联网电子商务巨人阿里巴巴。它们之间的战争其实是2014年BAT网络世界大战的局部缩影,是腾讯和阿里巴巴导演的“代理人战争”。 如果站在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尽管巨头之间的竞争会在短期内给乘客与出租车司机以超值回馈,但一场已经背离了叫车行业的比赛,一场以钱多就可能笑到最后的竞争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