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贪污罪,应当按照主客观一致的原则,具体判断和认定行...
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不同的,贪污罪是特殊主体,即其主体一般是国家工作人员,而村干部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他并不会构成贪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现村干部贪污受贿,可以向当地纪委或检察院举报。贪污受贿是违法犯罪行为,轻则会受到纪律处分,重则要负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我认为不构成贪污罪。是否入账是财务管理制度问题,要看不入帐的原因,出于偷税的目的还是占有的目的,我没有说是非法占有。因为他是自负盈亏的,该款不能理解为公款。此外他的身份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要求,他没有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便利,他也不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他与集体企业是承包关系,本案与国有财产不挨边。
贪污罪一般要达到5000元的起点,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了贪污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其中规定了四个量刑档次。处理贪污案件,贪污数额是量刑的主要依据,但同时也要考虑其他情节。根据本款规定,贪污数额虽在五千元以下,情节较重的,也应当定罪判刑。这里所说的“情节较重”,主要是指贪污的情节较严重,如贪污扶贫、救灾款,或者贪污后拒不退赃等。因此,村干部贪污的对象是救灾款,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可以立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8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251人已浏览
2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