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生产经营者若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标准一般为该商品或服务费用的三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2) 伪造或使用虚假产地;(3) 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工厂名称和地址;(4)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5) 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6) 失效、变质;(7) 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8) 指标与实际不符的;(9)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国家质检总局还规定,下列产品经指出不予改正的,视为假冒伪劣商品的经销:(1) 没有检验证明或者有关单位允许的销售证明;(2) 内销商品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3) 限时使用未标明失效时间的;(4) 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未注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5) 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成分、含量等。;(6) 高档耐用消费品没有中文说明;(7) 属于处理品(包括次品等外品),在商品或包装的显著部位没有标明处理品字样;(8) 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未标明相关标志和使用说明的。
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赔偿标准是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我国《刑法》第150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140条的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55人已浏览
4,767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3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