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393条的规定,如果违法所得没有归个人的,则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归个人的,除对单位判处罚金外,对个人...
1.职务侵占没证据可处罚,还是要尽量的去收集有用的证据。 2.职务侵占案较容易取得的是被害人的报案记录、相关账目往来,侵占行为涉及经济关系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职务侵占证据不足的,也可以立案(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但最终证据不足的,不能定罪。立案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犯罪事实是指客观上有一定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括两个方面。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行为。立案应该而且只能进行犯罪行为。如果不是犯罪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如果不认为是犯罪,就不应该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犯罪事实只是指发现危害社会、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至于整个犯罪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立案时不要求全部搞清楚。这些问题应该通过立案后的调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2。需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已经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准备。
职务侵占证据不足的,也可以立案(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即可),但是最终证据不足是不能定罪的。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整个犯罪的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就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2。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职务侵占罪的证据包括行为人非法占用本单位财产作为自己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也就是说,需要证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