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精神病人可以起诉离婚吗?

2021-10-19
精神疾病是指医学上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和其他严重失去正常精神作用的精神疾病。精神病人应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与正常健康人办理离婚手续。无法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需要设置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近亲代理人,夫妻之间作为第一监护人不能作为离婚诉讼代理人。间歇性精神患者不应剥夺诉讼权利,冷静时应保障处理自己婚姻事务的权利。一方患有精神疾病提起离婚诉讼主要有三种情况:1、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疾病结婚,婚后久治不愈2、一方婚前患有精神疾病,但患者和亲属隐瞒精神病史,婚后共同生活复发3、一方婚后共同生活期间患有精神疾病,另一方要求离婚。如果夫妻因精神疾病起诉离婚,确实久治不愈,一方坚决要求离婚,证明夫妻感情破裂,调停无效,人民法院可以允许离婚。但是,必须安排患者的监护、生活、治疗等问题。

相关法规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