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只有部门负责人签字,无单位盖章。 一般来说,单位的部门负责人都是由公司内部任命,不在注册登记信息中显示,因此也不具有对外公示效力,部门负责人...
1、法律并不要求签字的同时必须再加盖公章,而是要求当事人或者签字或者加盖公章,合同方可生效。 2、在签订合同时,未加盖单位法人公章而仅有法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在签字盖章后,并不一定就具有法律效力。首先合同有效应满足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等生效要件。其次,如果合同生效条件有约定,则按照约定生效。一般情形下,签字盖章时,合同成立便生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同为两方或两方以上的民事主体就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而做出的一种契约。只有所有当事人做出了意思表示(签字),合同才对其有约束力,当然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签字后具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第四条当事人以房屋租赁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不是。合同仅仅签字盖章还不一定发生效力,还必须满足以下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9人已浏览
375人已浏览
753人已浏览
1,2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