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协商不成,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认定程序是政府工伤认定行政部门通过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提供的相关材料,最终根据自己的调查结论确定是否属于工伤的行政确认行为。并不是所有的申请都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提出工伤认定,但未被劳动行政工伤认定部门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可以自收到未认定为工伤的工伤认定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工伤认定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劳动者也可以不经行政复议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首先要明确工伤的具体原因。如果无法查明受伤事实,可以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阶段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等。,或者相关案例和指导意见,以便向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提供,以便争取改变原工伤认定结论。
具体流程: 一、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 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二、工伤认定程序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 注意工伤认定的两个时间: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及伤者。 三、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四、协商赔偿程序 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五、劳动仲裁程序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六、法院审理程序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七、执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八、申诉程序 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这一般很难。
我国总的办理涉外认证手续的是中国外交部领事司认证处,不过为方便各地公民及时办理认证手续,外交部已经授权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海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广西、内蒙古、重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事办公室可以开展领事认证业务。对上述省、区、市内涉外公证处出具的涉外公证书,如文书使用国在当地设有领馆或其领馆领区包括该省、区、市,且领馆开展认证业务,则文书应先送该省、区、市外事办公室办理认证,而后送相关国家领馆办理认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1,055人已浏览
552人已浏览
2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