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不得...
《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当然,《宪法》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禁止差别对待 二、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三)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和取得赔偿权 三、宗教信仰自由 四、人身自由 (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三)住宅不受侵犯(住宅安全权) (四)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一)财产权 (二)劳动权 (三)休息权 (四)物质帮助权 六、特定人的权利 (一)保障妇女的权利 (二)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 (三)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l/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宪法修改的程序: 从各国宪法规定和宪政实践看,宪法修改程序一般包括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通过和公布五个阶段,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经这些程序。 (1)提案。 (2)先决投票。 (3)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的程序。 (4)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程序。 (5)宪法修正案的公布程序。 三、我国宪法的定义的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四、我国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五、我国宪法的作用 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关于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后至今,五星红旗一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定国旗; 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1、4颗黄星对齐,2、3颗黄星对齐; 五星红旗寓意深远:长方形,红色象征革命,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 一星较大,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似众星拱北辰。 注:当前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国旗有规定外,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对国旗的使用等作了专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是为了维护国旗的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 国旗的形状、颜色两面相同,旗上五星两面相对。为便利计,本件仅以旗杆在左之一面为说明之标准,对于旗杆在右之一面,凡本件所称左均应改右,所称右均应改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91人已浏览
949人已浏览
595人已浏览
9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