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处罚的追究期限是两年,一般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追究期限是五年。...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两年内未发现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持续或者持续的,从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在违法行为发生后2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连续状态,是指行为人连续实施数个同一种类的违法行为;继续状态,是指一个违法行为在时间上的延续。综上所述,行政处罚是针对一般违法行为的,主要措施有罚款及拘留或者警告等。如果当事人被行政处罚,在处罚期内,其有对处罚程序及依据的知情权,存在异议的申辩权,并且可以发起复议或者诉讼,这都是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7人已浏览
311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