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主要看对方有哪些证据再来应对,双倍工资过了追溯时效,可以不用太担心。 2、只有公司违法解除的情况才需要支付所谓的赔偿金,只就要看公司解除...
1、不支付加班费,属于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2、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投诉电话:12333;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只要证明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以及被拖欠的工资,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1】劳动者可以带着单位没有给足加班费的证据,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第五项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注意仲裁时效不要过期。【2】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1首先坐下来和老板认真谈一下,主要说明自己要求,2.,企业拒签或者不按时签合同的违反劳动保护法,凭着一条你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麻烦,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你的工资3.员工离职企业不得,说明这些事实,同时你在企业做了半年的时间,企业有没有之类的行为这个你应该很清楚了,都说明白,现在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几乎没有不在税上出问题的,4,以上几条老板会慎重考虑的,不要和老板娘谈要和企业法人谈.说明利弊,一般老板明白你的一些意思虽然具有威胁意味,你的问题基本能解决了5.如果不能解决,你就去机构,所在地的劳动局,如果想祸害公司就再去工商局,税务局等,把公司的问题你知道的说说,政府挺喜欢管小公司的,这样至少让他出个公关危机费,最后还要赔偿.6.是最后一个途径,不要上来就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6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5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