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没有办结婚证的,不需要离婚,解除同居关系即可。当事人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按共同共有处理。但有证据证明为当事人一方所有的除外。根据《民法典》...
离婚时的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为先,夫妻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则由法院根据财产的情况进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般一人一半,民法典明确规定,在诉讼离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夫妻结婚后是可以做财产,财产公证的目的不是为了离婚时分清各自财产,而是为了保护夫妻双方合法的利益。
在很多时候,夫妻双方如果感情已经破裂了,是可以办理离婚手续的,在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需要分割夫妻双方的财产,那么夫妻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对财产进行公证是否有用?我认为,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在进行离婚的时候对财产进行公证是有用的,一般这个时候公证的目的是防止对方后悔,从而保证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当然,公证并不是法定的离婚前置程序,公证的前提是双方自愿合法且能就有关财产如何分割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办理离婚财产公证主要有四个步骤: 1、申请:双方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提供与申请事项有关的材料; 2、受理:是指公证处接受双方的公证申请,并同意给予办理的行为; 3、审查:是公证机构受理当事人的公证申请后,制作公证文书之前,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事项及所提供的证明材料从法律和事实两个方面进行调查、核实的活动。 4、出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审查结果,对符合出证条件的公证事项,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制作、发送公证书的活动。
按照法律规定,登记前取得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登记后取得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如果没有约定财产比例的话则是平均分割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8人已浏览
90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