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申请公证证明。目前我国立法层次太低,主要是国务院的规定和司法部的配套规章。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法...
1、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2、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 3、证人为聋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刑事案件中的证人如果没有特殊情形必须到庭。下面我们逐条分析。 1.不能强制到庭作证的证人范围: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但近亲属中的同胞兄弟姐妹可以被强制到庭。强制证人出庭的,应当由院长签发强制证人出庭令。 2.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 (1)情节较轻的,予以训诫。 (2)情当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10日以下的司法拘留。但不能罚款。且需经院长批准,而非审判长。此处的拘留为10日以下的拘留,须与扰乱法庭秩序的15日以下拘留相区分。 (3)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法庭对其证言的真实性无法确认的,该证人证言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刑诉解释》第78条)注意并非只要不出庭就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3.证人具有正当理由,无法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其不出庭
《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证人的话,他们的证词会对案件告破非常的有利,也能够帮助人们尽快的破案,将凶手抓拿归案等,但是一些证人不配合,刑事案件证人不作证怎么办?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只要是知道案件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如果是在侦查阶段或审查起诉阶段不作证,那也没办法;如果其答应作证,后在审判阶段审理时其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并给予训诫,情节严重的,可能拘留;如果证人出庭作证,他的人身安全将受到保护,相关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做证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5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128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