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 2、客观上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所谓煽动,是指以鼓动性言词...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煽动,即煽惑、鼓动,是指以鼓动性言语或文字劝诱、引导促使他人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国对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量刑标准为:行为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
根据《刑法》第278条的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无论其结果如何,都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了煽动行为,而被煽动群众没有实施或没有完全实施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不影响犯罪的构成,但可根据其产生的结果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的罪行是属于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此行为不管造成的情节是否严重都会承担刑事的责任,但在处罚时就会按造成的后果大小来进行判决,这样才能让违法者为此付出该有的责任,所以,遵守法律是我们该有的义务,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利益。
根据《刑法》第278条的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抵制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煽动群众暴力抵制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构成犯罪,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实际上是否造成危害结果,应立案追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519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5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