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由法院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当事人交纳诉讼费后,法院将予以立案。...
1、交通部门进行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在复核记录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为了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各省的赔偿标准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工伤职工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1. 一辆已经转让并交付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但未办理转移登记,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首先应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不过,必须满足交付这一条件,即车必须已经被受让人实际控制。 2. 如果不足部分是由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那么受让人必须满足交付这一条件,即车必须已经被受让人实际控制。 3. 如果只是签订了合同或者达成了赠与协议等,但是车一直在车主实际控制下,那么出了事故仍由车主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式为: 1、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存证据、抢救伤员; 2、向交通警察报警; 3、在确保区安全的情况下,将车辆转移到不影响交通的位置上并树立危险标志; 4、撤离现场,等待交通警察来处理后续事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20人已浏览
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