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的当事人,如果其构成犯罪,则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后逃逸责任的认定是: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7修订)第133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受重伤,死亡对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交通运输事故后逃跑或有其他特殊恶劣情况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逃跑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法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取消汽车驾驶执照,终身不得取得汽车驾驶执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逃跑的,逃跑的当事人负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毁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负全责。
是否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由被害人决定,被告人无权决定不赔偿,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320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