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构成要件是客体是国家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在客观上表现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能活动及声誉。 该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该财物一般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财物,而非某个人的财物。同时,也包括一些具有财产性质的利益,如国内外旅游等。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上述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主体要件 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是单位,所谓"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与单位受贿罪不同,并不仅仅局限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还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作企业、有限公司、外资公司、私营公司等等。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所谓行贿,也就是以钱财向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的行为。贿赂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可能会构成行贿罪。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贿赂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应该怎么看是否构成行贿罪行贿受贿都是法律严厉打击的腐败行为,那么,如果行为人犯受贿罪会怎么判刑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详细为您进行说明。一、怎么看是否构成行贿罪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为了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主动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二是在有求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时,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索取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但根据刑法第389条第3款的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三是与国家工作人员约定,以满足自己的要求为条件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四是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利益时或者为自己谋取利益之后,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作为职务行为的报酬。2、本罪主观方面出于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但为了利用对方的职务行为或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故意行贿。二、犯行贿罪会怎么判刑根据刑法第390条的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关于怎么判定是否构成行贿罪的问题,就为大家介绍到此。相对于受贿罪来说,对于行贿罪的处罚是较轻的,但也不乏从重处罚的情形。如果您有涉嫌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那么您要积极主动交代行贿行为,并委托刑事辩护方面的专家律师为您进行专业的刑事辩护,以期能够达到减轻刑罚甚至是免除刑事处罚的目的。
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次要客体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另外,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这里所说的财物,与受贿罪中的财物是相同的。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的行为。至于行贿人所要谋取的不正当利益是否客观实现,不影响本罪的构成。表现为二种形式,一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财物;二是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根据1999年9月l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个人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个人行贿数额不满l0万元、单位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2)向3个以上单位行贿的; (3)向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行贿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一般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34人已浏览
626人已浏览
331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