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 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
不是诈骗。只是欠款纠纷。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是以真实身份和理由进行的活动,不是诈骗,应该属于社会上常说的老赖,属于债权债务纠纷,应该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只有满足以下要求,才构成诈骗罪:(一)客体要求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二)客观要件诈骗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骗取大量公私财产。主体要件本诈骗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四)主观要件诈骗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他人骗货款的,当事人可以报警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发现有人盗窃、诈骗、抢夺等的,可以拨打报警电话,一般情节不严重,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于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当事人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不能简单将借款后跑路等同于诈骗,更不能简单认定为诈骗罪。区别在于: (一)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 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二)行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 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而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骗的方法。 (三)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不同 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借款人本身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479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