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普通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
从民事诉讼开庭到宣判需要三到十二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从民事诉讼开庭到宣判需要三个月;如果适用于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从民事诉讼开庭...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3到6个月。 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是六个月,法院可以受理了就开庭,庭审之后当庭宣判,也可能拖到审限快届满才开庭,诉讼法只能对大的环节设定时限,不可能细化到何时开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两次庭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一个月。如果没有通知的话,不要着急,等法院通知,法院开庭前三日会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第二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后,认为需要再次开庭的,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的时间。两次开庭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但因不可抗力或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条故意违反法律、审判纪律、审判管理规定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分。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四十七条故意违反规定拖延办案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诉讼从开庭到判决需要多长时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一审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审结。二审需要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85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