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形式,是指当事人合意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形式。合同形式一般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
合同形式,是指当事人合意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形式。合同形式一般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1、借款合同担保的方式有抵押担保、质押担保、保证担保、留置担保等的方式。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条?【担保合同与主合同的关系】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四百四十七条?【留置权的定义】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第六百八十一条?【保证合同定义】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1、借款合同应当采取的形式为:书面形式或者自然人之间约定的其他形式。一般情形下,当事人订立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3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