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由人民法院审理后决定。...
缓刑期间不准出国旅游。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在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但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刑法》: 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1、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得判处缓刑,只有所判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犯罪分子,符合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 2、符合判处缓刑前提条件的,必定判处缓刑的情形是,未满18周岁的犯罪嫌疑人、怀孕的妇女、75周岁以上的犯罪嫌疑人。 3、符合判处缓刑前提条件的,可能被判处缓刑的情形是,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犯罪分子:A、犯罪情节轻微。B、有悔罪表现。C、没有再犯罪风险D、判处缓刑对所在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
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一个未成年人出国旅游需要有父母的同意和陪同,如果没有父母双方或一方的陪同,父母就应当委托他人或有关组织单位派人陪同,从法律上讲,这实际上是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指定旅游期间的临时监护人,委托代为监管未成年子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2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