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类型分为三类: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18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民事活动,是完全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无法识别或者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分为以下几类:1、未满八岁的未成年人。2、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三、八岁以上未成年人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独立地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这个能力不是人人都具有的。 确定一个人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从年龄上是好区别的,但对于患有精神病的成年人,究竟他有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是不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进行认定。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特别程序由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以更好地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同时,使社会知道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对自己的民事行为负责,或者不能完全为自己的民事行为负责,他进行民事活动,必须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从而保证民事活动的正常进行。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一定的法律事实,通过法律程序,确认某个公民没有或者已经完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应当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利害关系人包括: 1.公民的配偶或者其他近亲属; 2.被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债权人、债务人等。 申请人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实和根据,即该公民的精神健康状况,丧失行为能力或者部分丧失行为能力的原因及其表现,是否经医疗诊断以及医生对该公民病情的诊断情况等,都应当在申请书中具体写明。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4人已浏览
542人已浏览
335人已浏览
5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