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首先,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全体股东可以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亦即可以约定分取红利的原则。 其次,王某在由全体股东约定离职后不得分红的公司...
一般地说来,股东可以以三种形式实现分红权: 1、以上市公司当年利润派发现金; 2、以公司当年利润派发新股; 3、以公司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股东的分红权 1、股东的盈余分配权,俗称股东分红权,指股东基于公司股东的资格和地位而享有的请求公司向自己分配股利的权利。股东行使该权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从实体上公司需有实际可供分配的利润。二是从程序上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得到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通过。在以上两个条件未满足时,股东的盈余分配权尚只能是法律层面的期待权益。《公司法》第35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2、在公司存在可供分配利润的前提下,如果公司长期不分红,从程序上来说,根据《公司法》第167条规定,股东的盈余分配权以股东先行内部救济为原则,即股东可以提出召开股东会,讨论利润分配方案。由于股东大会的表决实施资本多数决的原则,所以,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往往成为大股东变现或操作股价的工具。在公司运作中,公司有可供分配的盈余,但却以各种理由不正当的拒绝向股东派发盈余,从而引发的纠纷。 3、股东的盈余分配权(股东分红权)诉讼救济途径: 当公司具备上述的利润分配条件,股东可以依法提起盈余利润分配诉讼。
公司章程是可以约定不分红的。按照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公司章程未备案,无法律效力的。股东之间未明确规定公司章程必须在工商备案后具有法律效力的,以股东之间的时间为准;以工商备案为准。公司章程修改不涉及登记事项的,应当将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改案件送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1人已浏览
677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