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自诉案件范围有以下几类: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所谓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指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
诽谤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诽谤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录音录像、请知情人作证、报警处理固定侵权证据、通过聊天记录固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通过保存短信记录来收集证据。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是构成犯罪的,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举报。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外,只能处理前款罪。 被害人通过信息网络告知人民法院,但提供证据确实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针对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侮辱、诽谤的刑事案件的司法处理专门作出了新规定。本篇内容以侮辱罪、诽谤罪为中心,统筹归纳了富有价值的法律、案例,并附上权威观点,对“刑九”的最新规定进行详细解读。
取证的方式和种类:书证、物证、证人证言、音像制品及视听资料等。符合情节严重的要件就可以起诉。犯诽谤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需要从诽谤的构成要件中取证据。 诽谤的构成要符合下列要件: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3、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对一般诽谤行为需要年满16岁,16岁以下是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人,同时16岁也是刑事责任年龄。16岁以下的人有诽谤行为,其监护人有赔偿责任。 4、诽谤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